痛症百科

腳痺的成因有好多種,到底你又知幾多呢?

腳痺成因 腳痺最常見的成因是由於腰椎神經受壓,當中可能因為椎間盤突出擠壓到腰椎位置的神經,影響神經訊號的傳遞,導致腰部以下的下肢出現麻痺、觸覺減少、嚴重的更加會失去知覺、乏力、以及劇痛。此外,長者由於年紀增長而導致腰椎退化,出現骨刺增生亦會令腰椎神經孔狹窄,當擠夾到附近神經時同樣地會引致腿部發麻的情況。 此外,心臟和血管問題,都可能是腳痺的元兇,例如下肢動脈阻塞會令腳部血液循環受阻,當供氧不足時,就會導致腳部腳痺。而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亦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由於手腳部位距離心臟較遠,四肢血流量減少,供氧不足,就會出現麻痺同時伴隨腳部水腫。 而糖尿病是香港好普遍的慢性病,糖尿病神經病變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患者起初會出現手腳麻痺、針刺等感覺。 一旦情況惡化,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導致肌肉萎縮和劇疼。由於長期血糖過高會干擾神經訊號的傳遞功能,加上會破壞血管壁,減少提供氧氣和營養予神經纖維,造成神經受損。 維生命B 特別是維生命 B1 [...]

By |2023-09-20T12:25:27+08:0013 1 月, 2023|

骨刺

骨刺 骨刺或骨贅是被纖維軟骨覆蓋,光滑的骨質通常生長於關節附近。骨刺通常是關節炎的特徵,而這狀況導致僵硬和疼痛。骨刺可以生長在任何骨骼上,但骨刺通常發生在負重關節,如脊椎 (例如:頸椎、腰椎)、肩膀、膝關節、手指、大拇指、腳及腳跟。 本質上,骨刺是反映關節持續受到壓力 (超過關節正常負重的重量) 的一個表徵。該關節由於承受過多的重量或會開始變得不穩定。因此,身體會重塑骨骼以減少關節承受的壓力或增加表面面積以預防關節不穩定。 骨刺和其他骨骼退化性變化於年紀增長過程中很常見。骨刺的存在並不是意味著是疼痛的直接原因。然而,⻣刺通常與其他退化性疾病有關。 [...]

By |2023-08-16T11:48:32+08:0013 1 月, 2023|

梨狀肌

梨狀肌是一塊平面、呈金字塔形狀的肌肉,位於臀大肌深處。梨狀肌屬於臀部一組六塊短外旋肌,其餘包括孖上肌(gemellus superior), 閉孔內肌(obturator internus),孖下肌 (gemellus inferior),閉孔外肌和股方肌 (obturator externus and quadratus femoris)。梨狀肌是六塊肌肉中最外層的...

By |2023-08-16T11:27:54+08:0013 12 月, 2022|

腿後肌

腿後肌簡介 腿後肌是一組自主性的骨骼肌,主要負責膝關節的屈曲。然而,這些肌肉都會於走路、蹲著、行樓梯、盆骨前傾以及其他腿部運動時也需要運用到臀部和膝蓋的活動。 結構 腿後肌位於大腿後的位置,起點於盆骨及大腿骨,終點連接於膝蓋後的小腿骨。構成腿後肌的肌肉是: [...]

By |2023-08-16T11:44:13+08:007 11 月, 2022|

哥爾夫球肘

哥爾夫球肘 (肽內骨上髁炎) 肱內骨上髁炎 (medial epicondylitis) 是哥爾夫球運動員好常患有的手肘痛症問題,因此俗稱哥爾夫球肘 (golfer’s elbow)。病因是由於前臂手腕屈肌 [...]

By |2023-08-16T11:39:49+08:007 11 月, 2022|

「雞翼位」肩胛骨位置常見痛症成因與治療

肩胛骨位置的痛症時常未必有明確原因,很多時候跟日常姿勢勞損相關,但亦有可能源自於內臟,包括心臟或者肺部問題。脊醫透過問診和安排檢查,例如 X光、心電圖等,有助排除心臟或肺部的病因。而很大部分的肩胛骨痛症是源自於關節骨骼肌肉問題 (musculoskeletal cause)。 肩胛骨痛症 肩胛骨屬於肩膊關節的一部份,負責日常肩膊活動。常見的肩胛骨痛症包括肩袖肌肉 [...]

By |2023-08-15T14:55:54+08:0018 10 月, 2022|

肩袖肌群

肩關節由肱骨 (上臂骨)、鎖骨和肩胛骨組成。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窩相吻合,形成一個球窩關節。肩袖肌群是一組複雜的肌肉和肌腱,它們結合形成覆蓋肩關節,將手臂緊緊固定在這球窩關節內。肩袖肌群從肩胛骨生長並附著肱骨頭上,為肩膊在運動時提供力量和穩定性...

By |2023-08-16T11:23:12+08:0020 9 月, 2022|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