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

痛症百科

痛症百科2020-02-05T18:41:52+08:00

痛症資訊百科

各種痛症是日常求醫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而止痛藥亦成為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長期痛症不單令人不適,更會影響日常功能,減低工作效率及運動能力,更會影響休息及睡眠質素,甚至影響人的情緒。

痛症成因多如天上繁星,本篇章主旨為增加大眾對不同痛症資訊的認識及理解,從而改變大眾遇上痛症時的心態和行動,以免拖延診斷及合適治療。

痛楚本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提醒我們身體出現問題而且須要處理,正如車輛的引擎燈警號亮起,未必立即令車輛拋錨,但如果不去做檢查,找出原因,並針對成因作出處理,車輛突然死火拋錨就只是時間問題;而慣性使用止痛藥去處理痛症,就像當引擎警號燈亮起時,用膠布貼在上面,遮蓋警號燈,雖然再看不見燈光,但車輛的問題並未解決。

治療方式可大致分為入侵性(如手術)及非入侵性;而非入侵性治療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脊醫手力矯正,物理治療,運動治療,改變生活習慣,營養補充都屬於非藥物治療,副作用相對較少。藥物及手術自有其作用,同時亦帶有相應的副作用及風險,如非藥物治療不成功就可能須要藥物及手術處理。

香港人的忍耐力普遍較強,出現痛症幾星期甚至幾個月都不處理的患者甚為常見,時常都聽到患者說期望忍耐一段時間後痛楚會自動消失;人的身體的確有自癒能力,小的外傷需要一兩週,輕度拉傷約兩三星期,中度拉傷約6至8星期,嚴重拉傷約兩三月,及早處理可加快康復,減少後遺症,盡早恢復運動功能。

人體功能和自癒能力與脊骨神經有緊密連繫,脊骨錯位會減低脊骨神經功能,脊醫手力矯正錯位脊骨,可以幫助脊骨神經恢復正常功能,促進身體自癒功能。

脊骨錯位引起的痛症亦較難自我矯正,就像鞋內有一粒小石頭,你可以改變步姿去避免踏上小石頭引起的痛楚,也可以用藥物減輕踏上小石頭的痛楚,亦可以嘗試習慣這種痛楚;但較好的方式就是移走鞋內的小石頭,而脊醫手力矯正錯位脊骨,就是移走小石頭的方法。

痛症百科相關文章

拗柴 (腳踝扭傷) 無腫無痛就等於完全康復?

相信好多人都試過拗柴(腳踝扭傷),輕則一至兩星期消腫無事,重則又腫又瘀,然後幾個月後足踝都仍然有緊繃、不自然甚至有「卡住」的感覺,到底拗柴應該如何處理? 對於最常見輕度至中度的腳踝扭傷(腳踝韌帶只有輕微扯傷/部分撕裂),最理想的治療理應針對三大方向: 1. 止痛、消炎消腫、放鬆周邊肌肉 2. [...]

|20 10 月, 2023|分類:痛症百科|

腳痺的成因有好多種,到底你又知幾多呢?

腳痺成因 腳痺最常見的成因是由於腰椎神經受壓,當中可能因為椎間盤突出擠壓到腰椎位置的神經,影響神經訊號的傳遞,導致腰部以下的下肢出現麻痺、觸覺減少、嚴重的更加會失去知覺、乏力、以及劇痛。此外,長者由於年紀增長而導致腰椎退化,出現骨刺增生亦會令腰椎神經孔狹窄,當擠夾到附近神經時同樣地會引致腿部發麻的情況。 此外,心臟和血管問題,都可能是腳痺的元兇,例如下肢動脈阻塞會令腳部血液循環受阻,當供氧不足時,就會導致腳部腳痺。而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亦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由於手腳部位距離心臟較遠,四肢血流量減少,供氧不足,就會出現麻痺同時伴隨腳部水腫。 而糖尿病是香港好普遍的慢性病,糖尿病神經病變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患者起初會出現手腳麻痺、針刺等感覺。 一旦情況惡化,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導致肌肉萎縮和劇疼。由於長期血糖過高會干擾神經訊號的傳遞功能,加上會破壞血管壁,減少提供氧氣和營養予神經纖維,造成神經受損。 [...]

|13 1 月, 2023|分類:痛症百科|

骨刺

骨刺 骨刺或骨贅是被纖維軟骨覆蓋,光滑的骨質通常生長於關節附近。骨刺通常是關節炎的特徵,而這狀況導致僵硬和疼痛。骨刺可以生長在任何骨骼上,但骨刺通常發生在負重關節,如脊椎 (例如:頸椎、腰椎)、肩膀、膝關節、手指、大拇指、腳及腳跟。 本質上,骨刺是反映關節持續受到壓力 [...]

|13 1 月, 2023|分類:痛症百科|

梨狀肌

梨狀肌是一塊平面、呈金字塔形狀的肌肉,位於臀大肌深處。梨狀肌屬於臀部一組六塊短外旋肌,其餘包括孖上肌(gemellus superior), 閉孔內肌(obturator internus),孖下肌 (gemellus inferior),閉孔外肌和股方肌 (obturator externus and quadratus femoris)。梨狀肌是六塊肌肉中最外層的...

|13 12 月, 2022|分類:痛症百科|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