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

痛症百科

痛症百科2020-02-05T18:41:52+08:00

痛症資訊百科

各種痛症是日常求醫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而止痛藥亦成為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長期痛症不單令人不適,更會影響日常功能,減低工作效率及運動能力,更會影響休息及睡眠質素,甚至影響人的情緒。

痛症成因多如天上繁星,本篇章主旨為增加大眾對不同痛症資訊的認識及理解,從而改變大眾遇上痛症時的心態和行動,以免拖延診斷及合適治療。

痛楚本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提醒我們身體出現問題而且須要處理,正如車輛的引擎燈警號亮起,未必立即令車輛拋錨,但如果不去做檢查,找出原因,並針對成因作出處理,車輛突然死火拋錨就只是時間問題;而慣性使用止痛藥去處理痛症,就像當引擎警號燈亮起時,用膠布貼在上面,遮蓋警號燈,雖然再看不見燈光,但車輛的問題並未解決。

治療方式可大致分為入侵性(如手術)及非入侵性;而非入侵性治療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脊醫手力矯正,物理治療,運動治療,改變生活習慣,營養補充都屬於非藥物治療,副作用相對較少。藥物及手術自有其作用,同時亦帶有相應的副作用及風險,如非藥物治療不成功就可能須要藥物及手術處理。

香港人的忍耐力普遍較強,出現痛症幾星期甚至幾個月都不處理的患者甚為常見,時常都聽到患者說期望忍耐一段時間後痛楚會自動消失;人的身體的確有自癒能力,小的外傷需要一兩週,輕度拉傷約兩三星期,中度拉傷約6至8星期,嚴重拉傷約兩三月,及早處理可加快康復,減少後遺症,盡早恢復運動功能。

人體功能和自癒能力與脊骨神經有緊密連繫,脊骨錯位會減低脊骨神經功能,脊醫手力矯正錯位脊骨,可以幫助脊骨神經恢復正常功能,促進身體自癒功能。

脊骨錯位引起的痛症亦較難自我矯正,就像鞋內有一粒小石頭,你可以改變步姿去避免踏上小石頭引起的痛楚,也可以用藥物減輕踏上小石頭的痛楚,亦可以嘗試習慣這種痛楚;但較好的方式就是移走鞋內的小石頭,而脊醫手力矯正錯位脊骨,就是移走小石頭的方法。

痛症百科相關文章

頸痛 – 瞓捩頸

瞓捩頸,書面語「落枕」,英文學名為 Torticollis,又可稱為 Wry Neck 或 Stiff Neck。西醫上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fibrositis)或頸部肌肉扭傷。最常見的情況沒有明顯的原因,即使沒有治療,幾天后疼痛和旋轉頭部的困難通常也會消失。另外,瞓捩頸也是頸源性頭痛成因之一。

|20 8 月, 2019|分類:痛症百科|

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症 (Carpal tunnel syndrome),或稱「滑鼠手」,是指當正中神經 (median nerve) 於通過手腕的腕管時受壓迫而產生的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及半隻無名指(拇指側) 的手指痲痺、刺痛、麻木、炙熱感、觸感減弱等感官障礙症狀;以及手握力減少,甚至拇指魚際肌肉 (thenar muscle) 萎縮等運動障礙。

|20 8 月, 2019|分類:痛症百科|

手痺 – 胸廓出口症候群

手麻痺 (手痺) 但找不出原因?有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簡稱 TOS) ,是形容臂神經叢 (brachial plexus) 或動脈/靜脈於頸部,鎖骨至肩膊腋下受壓迫而產生的神經或循環問題。臂神經叢 (即第 5 – 8 頸椎和第1胸椎脊骨神經) 和鎖骨下動脈 (subclavian artery) 先通過前鈄角肌,中鈄角肌和第1肋骨形成的三角形空間向下廷伸

|18 8 月, 2019|分類:痛症百科|

腰痛 – 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 (Spinal Disc Herniation) 是什麼?人體在每節脊骨之間 (頸椎第一,二節除外),都有一個環狀軟組織,由外圍堅韌的纖維環 (Annulus Fibrosus) 包圍中間啫喱狀的髓核 (Nucleus Pulposus),上下連接脊骨間則有由軟骨組成的椎終板 (Vertebral End Plate),健康的椎間盤就像充滿氣的氣墊,堅韌而富彈性,協助脊椎吸收和轉移壓力。

|3 8 月, 2019|分類:痛症百科|
Go to Top